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4本书:未作回答的问题

2023-08-15 16:40:01    来源:澎湃新闻

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就要开展。提前一天,我们“湃书单”,一起走进书的世界。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侯仁之/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11月版


【资料图】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因为这次的大水而重新翻开这本书。这本书是侯先生的论文集,相较于《北平历史地理》——由其博士论文翻译而来——它显得“随意”些,根据文章所涉主题,简要分为五章,前后内容有重复述及的地方,而其中一些具体细小的题目,又显得“精致”。当然,这些都缘于侯仁之先生对于北京城的热爱,才做了如此细致而深厚的研究。

具体地说,这次翻阅的主要是关于北京城的河湖水系这部分的几篇文章,很涨知识,也颇生感慨。

比如,侯先生讲永定河“河道过去自三家店出山,一泻而入大平原,常常纵横徘徊,泛滥为灾,同时也严重地威胁着北京城的安全”,“在华北为害很大,仅次于黄河,所以曾叫做小黄河”。“永定河”这个名字始于清朝初年,当年为了巩固河防而大事修治,然而“永定”“实际上也是只有其名,而无其实,只能代表一种愿望而已”。

再者如,侯仁之先生讲高梁河与北京城址的变迁。一条小水,一千七百年来史不绝书,而走入近代又终为人所遗忘。“往大里讲,元、明、清三代南北大运河的上源就是高梁河,凭了高梁河的给水,每年数百万石的漕粮,才有可能从江南一直水运到北京城下,借以巩固北京作为全国统治中心的经济基础;往小里说,旧日北京城内皇家苑林的点缀、内外护城河的环流以及主要下水道的洗涤,也无不取水于高梁河。即使远在北京尚未成长为全国政治中心以前,高梁河也已是近郊农田水利的凭借。总之,根据现有文字的记载,自魏、晋以降,北京城市的发展,都和高梁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如此之重要的一条小水,如此与北京城血肉相连的一条小水,它为人所遗忘,又与这座城干系颇深——历史上,先经开凿改道,后又没入硕大的北京城区中,日益湮废。

没有在北京的生活经验,对北京地物亦不熟悉,读起来还是有许多隔阂之感,但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中,能令读者感受到的亦有华北的沧海桑田。

《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吴越/著,四川人民出版社·活字文化,2023年6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吴越近十年来的深度访谈、文学评论以及非虚构写作的结集,是她作为文学记者、编辑、评论家以及非虚构写作者能力的全面展示。作者在后记中说:“我在职业生涯中——我称之为以‘不断提问题’为工作的十年时间中,对一个个‘现成的人’的不信任与不满足不断跑出来,以问题的形式弹出去。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那些关于身份的问题仿佛是始终的、唯一的问题,而我的受访者们毫无保留地把过去打开给我看,把他们的痛苦与裂变描述给我。”于是,我们在其中读到了苏童、金宇澄,读到了班宇、双雪涛、张悦然,也读到了科尔姆·托宾、勒克莱齐奥和韩江,而作为采访者的吴越对于人和文学的敏锐是这些深度访谈里窜动的小火星、催化剂,给了对话以活力,以及性情。

而更有意味的是,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发表于《收获》的那些作品是如何艰难地孵化的,作品和写作者一样并不是横空出世般“现成的”,作为文学编辑既要不断地给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去逼作者打磨作品,也需要巨大的耐心和情感支持鼓励他们改下去。“对于作者来说,编辑的‘修改建议’不论怎样具体,其实都是抽象的,需要质的腾跃才能抵达……我所理解编辑干的活,是站在作者身边帮他看到他的前后左右,有时候是以一定的经验来判断作品中令人激动的一部分,类似在晴空下捕捉蝴蝶翅膀的一颤;有时候是提醒他子弹从后面来;有时候是推动他从潜意识,甚至是从作品中已隐现的局部来更好地完成整体。当然这种‘更好’只是一厢情愿,所以往往仅供参考。出色的小说作者其实是既混沌又清醒,你只需要只言片语就能让他摸到下一关的门锁。”很好的表述,共勉。

《不用绞尽脑汁也能看得懂的漫话科学:原子弹诞生篇》【美】乔纳森·费特-沃尔姆/著、绘 吴佩新/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低音,2021年3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本书的标题没有欺骗性,的确是“不用绞尽脑汁也能看得懂”,甚至还有些引人入胜,想一口气读完。读完后发现自己对原子弹的了解真的很有限,仅仅是一些关键词:二战、美国、日本、广岛、长崎、“小男孩”。这本漫画的作者对于背景知识看样子是下了很大功夫,文字很少,但几乎每一句话都很关键,所以故事的节奏很快,一旦开始,就想一口气读完。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在向日本投下原子弹之前,曾持续轰炸日本主要城市数月,死于柯蒂斯·李梅将军火攻的日本人比后来死在广岛和长崎的加起来都多;“有一夜,东京甚至有10万余民众殒命火场。那6个小时中,东京的死亡人数比人类历史上任何6个小时内死亡的人数都多。”但是,这些都赶不上两颗原子弹带来的震荡大。之前有想过美国为什么要扔两颗原子弹,而不是一颗或者三颗,读完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可能是巧合,紧接着再来一次才能具有真正的威慑力。现在,更加期待诺兰的最新电影《奥本海默》了。

《东京八平米》【日】吉井忍/著,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3年1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后知后觉才看到这本书,搜索发现,原来作者专访和各种新书宣传早已“铺天盖地”。虽是作者的碎碎念,但读时又有戚戚焉的同感。虽然自己没有身处八平米的居住环境,却忍不住一直想象如果是自己居住在那里,会是怎样的景象。作者依赖东京便捷的现代都市生活和传统的钱汤行业,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冰箱、洗衣机,不能洗澡,只能简单烹饪的空间,短暂居住还可以,一下子住五年还是很难想象的。有篇报道很有意思,特意强调作者不是因为付不起房租才住在八平米的屋子里的。如果真是因为拮据住在这样的空间,那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主人公的心态可能也不会这么平和。由奢入俭难,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有时候,尤其是在拜访朋友家或在父母家‘躺平’几天之后,就开始担心等自己回到八平米房间再也不习惯那个窄小的空间了。但每次拉开八平米房间的木门那一瞬间,又马上适应了,煮开水泡杯茶,打开收音机听英文广播AFN,旋身四顾就想,其实也没那么小。当然,让我能够不那么在乎租房设备的不完善,是东京这个城市之‘大’:看不完的展览和电影(以及各种优惠)、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以及其完善的查询系统(一般都是免费的)、各有特色的钱汤(虽然正在减少中)、适合进行人类观察的喫茶店(很可能你也正被别人观察)、允许你逃避现实的铁路和航空路线(小心影响工作),以及相当多的临时工的职位。”不管怎样,作者成功运用她的亲身经历,让读者自己也去思考,居住空间意味着什么,如果在住房的费用上缩减,省下的钱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日本人的生活感太强,看看他们充满烟火气的书或者影视作品,很容易受感染,说不定很快就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何不认真来悲伤》郭强生/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时代华语国际,2021年10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面对过往的幸福,对我而言,远比回忆悲伤更需要勇气。”(《何不认真来悲伤》)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郭强生这本散文集的内容。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句子的主体——我、你、他/她,我们每一个人——曾经很幸福,有幸福的童年,有洋溢的青春,但人过中年,生活变得破碎,悲伤多过了快乐。“中年之后,从电话中一再接获不幸消息俨然已成难逃的宿命。”(《微温阴影》)想想确实很悲伤。

《何不认真来悲伤》是一本专栏合集,写家庭、写男友的离世、写自己患上抑郁症,这些文章都是郭强生在人生艰难转折的那一年里写就的。正如他在后记里所写,都是“自说自话的私散文”,很多内容在他的其他文章或者书籍里也被书写过,但读来还是有被击中的感觉。我想,或许是因为他精准地把握住了人生某个阶段的境况的共性,令人感同身受。比如《何不认真来悲伤》里,他回忆童年时拍全家福、一家四口出游的合家欢,但转瞬,母亲过世,哥哥与这个家近乎断绝关系,年迈的父亲得了失智症,85岁了还与来路不明的女人交往,被骗光钱财……父子关系并不融洽的他,作为儿子善意提醒父亲,却得到父亲轻蔑的回应:“这是我们男女之间的事,你懂什么?”《你不知道我记得》里,“我”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留学海外的父亲的书信,“让我看到,曾经有个年代,叫作纸短情长”,然而没等到留学的父亲回来,他们的婚姻就走到了快要离婚的地步(之所以没有离婚,是因为父亲没有回来的旅费,不能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但最终,用自己的薪水分期付款给父亲买了回程机票的母亲,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也没有离成婚。等到年老,看到自己的儿子没有成家的意愿,母亲还要拿婴儿是多么可爱的回忆杀来劝儿子结婚成家。

或许是这样的家庭原因,也或许是因为同志的身份,郭强生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议题总有着某种执念,如同“遵守契约,是他们重返正常生活很重要的一步”(《微温阴影》),就好像最近大热的电影《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里,骤然离世的同志也要找到一个有缘人来完成冥婚,才能投胎转世。

《极端主义》【美】J.M.伯杰/著 黄屏/译,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风之回响RESONANCE,2023年6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本书是“麻省理工学院基本知识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极端主义”或与之相类似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不过,在运用这些标签时,我们对其含义却有些含糊。作者借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框架: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人们会将自己和他者归类为互相竞争的社会群组成员。内群体是指有共同身份的一群人,如共同的宗教、种族或者国家。它是一个人所属的群体——“我们与他们”中的“我们”。外群体是被排除在特定内群体以外的一些人,是“他们”的一部分。

在本书中,内群体和外群体分别代表着一种身份——可以被理解为用一系列特质把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与另外一些人或群体区分开来。共享身份的人们可能会形成一个身份集体,即由国家、宗教、种族或者一些其他共同特征兴趣或关怀所定义的群体。(26页)

所谓内群体和外群体,也许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的“我们”和“他们”,在极端主义的视角下,“我们”不仅比“他们”更有正当性,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为了实现正当性的胜利,必须付诸行动,于是就有了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的主要类别包括种族/族群、宗教、民族主义、反政府、无政府主义、阶级主义、单一议题运动、性别、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这些类型经常有交叉重叠之处,有时会自我强化,比如把某一宗教与某一民族身份配对,或种族主义者接受的反政府信条。有时,这些意识形态缝合也变得更为复杂,比它们单独出现时更为有害。(32-34页)

这些类别中,民族、宗教、阶级、性别等都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比如“民族主义极端主义……主张必须通过对外群体采取敌对行动才能保卫国家。有时这意味着必须做出一些反对他国甚至全世界的举动”。(37页)看着眼熟吗?没错,看看我们的新闻就知道,美国、日本都有很多这样的民族主义极端主义者。

在对各种分类进行介绍之后,作者给出了“极端主义”的定义:

极端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信念,即内群体的成功与续存,与对外群体采取敌对行动的需要总是密不可分。敌对行动必须是内群体所定义的成功的一部分。敌对行动的范围可以从口头攻击和贬低到歧视性行为、暴力甚至种族灭绝。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行动光谱。(47页)

按照我的理解,这里的信念是一套理论体系(是否自洽并不重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愤怒或仇恨的情绪。这套理论体系主要依靠危机叙事来支撑,作者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危机叙事:不洁、阴谋论、反乌托邦、生存威胁、天启大灾难。(83-85页)

如果你加入家族微信群,每天都能看到亲戚们在自觉地践行各种危机叙事。当然,亲戚们并不是极端主义者,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转发。虽然没有统计数据证明,但直觉告诉我,亲戚们最偏爱的危机叙事是阴谋论。作者说:

阴谋论常常源于为复杂问题提供清晰连贯的解释的欲望。真实的世界是芜杂的,而阴谋论常常是神秘的,它们倾向于干净利落……它坚信自己所面对的敌人绝对理性,完全邪恶,寻求能与其完全的自信所匹配的推论,不留任何无法解释的东西,以一种过于宽泛的、连贯的理论来理解一切现实。(88页)

谁不喜欢干净利落的解释呢?就像网上流行的一个说法:

《永乐大典》是残本,但对中国的民间历史学家们是福音,2023年以来,他们的研究成果井喷式出现,牛顿三定律、相对论、原子弹、电磁学、芯片、照相术都被证明是大明发明的,为什么国内没有了呢?因为都写在《永乐大典》里,被西方人一页一页裁掉偷走了。什么?你说他们没证据?《永乐大典》残了,所以证据找不到了啊。

在建立危机叙事之后,极端主义与一般的怨恨或网络喷子的差别,就是有一套多样的对策,依强度从轻至重可分为:骚扰、歧视、隔离、仇恨犯罪、恐怖主义、压迫、战争和叛乱、种族灭绝。(102页)

至此,作者建立了一个“内群体/外群体-危机叙事-对策”的解释结构,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极端主义的形成。事实上,作者对此也有些含糊,只是说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性”会使人们更容易倾向于极端主义,并且我们可以辨认出发展趋势。作为社交媒体研究专家,作者认为“这一代社交媒体平台为极端主义运动赋予了独特的优势”,比如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的数量、信息的质量,都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不确定性”。(153-157页)

虽然作者认为极端主义活动还会不断继续增长,但同时他又在结语部分表达了谨慎的乐观。我没看出他乐观的理由是什么。

《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英】尼奇·杰勒德/著 尹楠/译,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3年7月版

推荐人:杨小舟

推荐语:

本书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都是人到中年必须开始面对的命题,因此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是做了一番心理建设的。

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和记者,长期为《观察家报》撰稿,他的父亲罹患失智症去世,因此他得以近距离观察和陪伴患病的父亲,并深入采访了数十位明星、亲戚朋友有关失智症的经历,写出了失智症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的困境和社会的态度。也许是作者长期进行文学写作的关系,本书语言并不像传统的纪实题材作品那样有股“调查腔”,而是充满了哲思。全书沉浸在一种诗意的悲伤氛围中,结构跟随着作者父亲生前病情的发展,从“变老”开始,到“死亡”结束,越往后翻,越容易泪目。

失智症(Dementia)近年来可见度逐渐提高,不仅出现了很多以此为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比如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 Father]、《爱在记忆消逝前》[The Leisure Seeker]),大众媒体的关注度也在增加。这对去除病症污名化是好事,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失智症病症的照护也面临更大、更细致的需求。

据本书记载,“20世纪70年代,英国大约有30万人患有失智症,今天,这个数字已经是那时的三倍。在未来25年里,这个数字将达到170万左右”,“大约每六个8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会得失智症,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失智症的类型也很多,除了最常见的“阿兹海默病”之外,还有血管性失智症、额颞叶失智症、路易体失智症其他种类,都有不同的起因和影响。书中详细记录了很多面对失智症的故事,有各种各种的选择和结局,令人唏嘘。但书中还特别提到了通过艺术项目来减缓病情的做法,这是令人有启发的。

当然,看这样的书其实是一种操练和预演,想象自己将来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以及更清楚地反思现在。作者说,诊断就是学会与这种疾病“好好生活的开始”。在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他给自己列了一份清单,列出了如果发现自己得了失智症他将会做的事情。

我不打算把这份清单原样拷贝在这里,但是有几条我觉得十分有参照意义:

*把我不想让人发现的东西扔掉

*尽情玩乐[正如伟大的苏斯博士(Dr. Seuss)在《戴高帽的猫》(The Cat in the Hat)中所说:“玩乐很好”,但奇怪的是,人们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停止与时间赛跑,我们永远也赢不了……

*每天吃牡蛎

《命令已经执行:罗马纳粹大屠杀的记忆之争》【意】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著 张见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1944年3月23日,在纳粹占领罗马期间,意大利地下抵抗团体“爱国行动组”(GAP)在拉塞拉路发动炸弹袭击,造成三十三名德国人伤亡。不出二十四小时,德国人便展开报复,在阿尔帖亭路的一个废弃采石场,杀害了三百三十五名囚犯。从后来公布的档案以及出版物来看,德国人并没有要求游击队员自首,而是直接进行了报复性屠杀。然而,事件的真相却被流行的信念以及充斥着无知与误传的叙事遮蔽,加之大众报刊、媒体、教会和保守势力的操纵,催生了一种被广泛采信的叙事,即德国人本来要求游击队员自首,只是后者并未照做,他们才进行的报复。这种叙事把责任颠倒过来,并不指责德国人实施了大屠杀,反倒指责游击队员造成了大屠杀:如果不是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不是他们没有去自首以防止报复,大屠杀根本不会发生。

本书是口述历史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对相关人士进行了二百多次采访,整理为数千页的记录,将之建构成多声部叙事,并穿插作者对这些叙事的解释分析。跟随作者回顾这场屠杀史上的“罗生门”,可以看到被修改的集体记忆与争夺记忆的众生相。

《秦汉工匠》【美】李安敦/著 林稚晖/译,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3年7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大到皇陵墓葬,小到灯具碗盏,秦汉是中国古代一座物质文化的高峰。我们感叹兵马俑的雄伟壮观,赞赏长信宫灯的精妙绝伦,可曾有人想过,到底是谁制造出了这些美轮美奂的器物?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李安敦教授这本《秦汉工匠》,将关注的目光从闪耀的器物和古迹,转向制造它们的男男女女身上,探求这些活生生的人及其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商业、技术网络。

作者详细考察了自雇工匠、受薪工匠、合约工匠、学徒工匠、服役工匠、刑徒工匠、奴隶工匠的社会地位、法律地位、工作环境、工作分工等情况,力图还原秦汉工匠真实的生活状态。在书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的石匠挥动着铁锤和凿子,汗水浸透了缠腰布;画师使用模印和粉本,飞快地进行创作;女工端坐在漆器作坊中,眼明手快地画着模版化的图案……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全新视角,在欣赏一件器物的外形和美感格调之余,将目光放远到物质之外,想象创造它的人类文化,赋予物质性的历史遗产以人性。

《失序:二十一世纪的艰难时世》(Disorder: Hard Times in the 21st Century)【英】海伦·汤普森/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家海伦·汤普森的《失序》是一部颇有学术抱负的发人深省之作。为了解释标题中二十一世纪的混乱现状,她诉诸长历史的结构性原因,以能源问题为核心,从地缘政治、经济和西方国家内政三个方面,讨论不断扩大的历史断层线(fault lines)。就像她前几年在和大卫·朗西曼(David Runciman)一起主持“谈政治”(Talking Politics)播客时,相较于后者的天马行空而表现出的沉稳,这本新书也非常硬核。书中对于美国作为石油霸权,及其漫长的阻击俄国进入欧洲能源市场、强迫欧洲公司顺从的历史的细致叙述,令人大开眼界。最后关于美国在西方衰落的背景下,从危机中获利的结论也很有说服力。此外汤普森对波利比乌斯的政体理论的现代运用非常精妙,其论述质量和复杂性碾压过去数年一众谈论民粹主义抬头,挑战自由民主政治的泛泛之作。尽管有人批评汤普森的分析忽略了意识形态因素,她对国际政治的解释还不够系统,缺乏对美国霸权演变的分期,但瑕不掩瑜,本书的读者一定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维塔: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巴西】若昂·比尔/著 杨晓琼/译,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2023年1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作者若昂·比尔以冷静的口吻揭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被社会遗弃的疯癫和文明无处不在,但他们中的多数却惨遭忽视。看似理性、科学、高效的药物治疗,背后是将社会问题当做医学问题管控,以越来越多的人吃越来越多的抑制性药物而变为病情越来越重的精神病人作为牺牲品。书中主要人物卡塔里娜的问题原本没有必要用机构化手段处理,而她逐渐沦为“被遗弃者”的经历着实让人唏嘘不已。巴西国内精神病药物的滥用与官僚机构的管理问题,使得被贴上“精神病人”标签的女性卡塔里娜不得不在艰难之中努力保持与家人的亲缘关系。大量的药物治疗与住院管理并未使她的情况得到好转;相反,她一步步走向社会层面的死亡。对此,书中的心理医生路易莎·吕克特(Luisa Rückert)有这样一段表述:(精神病人)依靠家人收入的供养,日渐变成不被需要的人。最糟糕的情景是家人不负责任,主观和客观地将病人排斥出去,直到她流落街头。对于众多与卡塔里娜一样,被打上“精神病人”标签的女性而言,社会的遗弃是从家庭开始的,最终她们将失去所有联系,别无选择。

《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美】伦纳德·伯恩斯坦/著 庄加逊/译,上海三联书店·雅众文化,2023年7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不久前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些视频片段,伯恩斯坦一边即兴演奏片段一边说,那时候很惊奇,一是音乐可以讲得这么轻松随便举重若轻,二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像讲解一门语言一样来讲西方严肃音乐。

这本《哈佛六讲》即伯恩斯坦在哈佛诺顿讲坛六次讲授的全文。正如作者在全书开篇所写的:“这些定格在纸上的笔墨本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聆听的。”

伯恩斯坦在书中这样描述他所认识到的音乐:“……一种观念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存在某种世界共通的、内生的音乐语法……大量素材的涌现一再印证并支持了人类语言存在普适语法这一类似观点。这个语言学中相对较新的领域,其思想在蓬勃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令我备受鼓舞。这个新兴领域,或许可以称之为‘乔姆斯基学说’……与同事、门生一道,乔姆斯基将一整套成体系的研究成果摆在我们面前。他的大量学说使语言学重新焕发活力,全新的研究成果仿佛在‘思维’这个难以捉摸的灰暗领域投下一束光,人们也因此得以对‘思维’的本质与结构功能有全新的认识。换言之,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说话的方式——通过抽象出语言的逻辑规则——我们也许就能发现在更广泛意义上我们是如何交流的:借由音乐,借由各艺术门类,乃至最终借由我们所有的社会行为。我们甚至可能发现我们在精神层面是如何构成的……”

在第六讲的最后,伯恩斯坦说道:“所有独特的语言皆相互依存,总在不断地交融中焕化出新的语汇,为人类所感知。最终这些语言汇聚成一种全人类都能理解的普适语言。而各种语言之间的表达差异,最终取决于个体富有创造性声音的尊严与激情。最后,我之所以相信,因为这一切都是真的,而艾夫斯‘未被回答的问题’也有答案。如今,我不再能确定这个问题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个答案是‘Yes’。”伯恩斯坦在此处引用了美国作曲家艾夫斯的管弦乐作品《未作回答的问题》的标题作为其讲座稿标题,而艾夫斯“未被回答的问题”,应当是指作品中故意让乐队的两个部分表现出的不协调情境。

《辛丰年先生》严晓星/编,上海音乐出版社·洋火文化,2023年8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中学时代,耽读辛丰年先生在《读书》发表的音乐随笔,于我不啻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之后上了大学,在学校附近书店购得的《辛丰年音乐笔记》《乐迷闲话》《处处有音乐》,都是我的枕畔爱读之书。遗憾的是,作为多年读者,最后竟只能在葬礼上见辛丰年先生一面。正因如此,最近得读新书《辛丰年先生》,让我分外欣喜。不管是严锋老师那篇已经读了很多遍的名作《我的父亲辛丰年》,还是此前不久才在《文汇报·笔会》上读到的严锐先生的《一个乐痴老人的临终岁月》,抑或其他辛丰年先生的家人、友人、读者以及关注他的著作的评论家的文章,都令人由衷感叹:这是一位多么可敬而又可爱的老人!

《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杜正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小丛书中最新的一种,扉页的内容简介说:

“以山为业”一方面是说人们以山场为生计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说人们围绕着山场资源形成各种权利关系,这些权利关系,在传统中国通常被笼统称为“业”。唐宋以来,东南山场被加速开发。从最初的“无主”状态,即山场上的所有资源对所有人都开放,到山场被现代测量手段精细测量划界、人们以各种权利证明对山场中的特定资源和各种权利进行确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界”的出现,是这个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界”是山场确权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也是山区的人们在“以山为业”的实践中,逐渐创制并明确的一套有关山场的知识。

虽然我们都知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土地的确权却是逐渐形成的。作者指出:“田土的私人确权较山场无疑出现得更早,数量也更多。”(27页)山场最初处于无主状态,因此,“在很长的时期里,从国家、王朝的角度去看,山区都被视为流民、逋亡之徒的藏身之所,而国家所谓对山区的治理,就是将原来逃逸在赋役体系之外的山民编入版籍。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对‘人’的控制开始得较早,而对山场本身的管控则相对晚近,而且在很长时间里只是采用宣布‘封禁’这样的消极方式”。(31页)

书中并没有详细讨论为何田土的确权要早于山场的确权。我大胆胡猜其中的原因,一个大约是彼时经济主要依靠种植,山地经济的权重较小;另一个也许与早期的山川祭祀有关,唐晓峰先生曾引用章太炎的观点介绍:“上古时代有两类‘国’的团体,一类是以祭祀山川之神为主要职责的‘神守国’,另一类是以守卫人民土地为主要职责的‘守社稷国’。”(《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164页)并且指出:“立五岳封禅的事情在汉代以后的王朝历史时期是旷世大典,但在上古时代,到处都是祭祀山川的活动,被祭祀的山川也是遍布大地。”换句话说,那时除田土之外,大部分山河可能都是神圣空间。随着“天人之际”变为“人人之际”,越来越注重人类社会自身的各种关系问题,对山地的开发和确权也就逐渐重视了。

有意思的是,作者发现:“最早与山有关的私人产权宣示和明确标识,出现在对位于山地的陵墓营造和定界中……关于坟冢的‘买地’资料,汉代以来的买地券是被讨论最多的。”(39页)也就是说,山场明确地成为私产是从阴宅开始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完整契约格式的“买地券”,也许在当时人看来,与神订约似乎比与人订约更重要。(62页注43)

仿佛与此呼应,在“结界与经界”一章中,作者讨论了北宋律宗结界仪式对于世俗“产权”的间接影响,并指出:“早在北宋东南各地寺院流行结界时,士人和僧侣就已经有意无意地将佛教戒律中的‘结界’与寺院地产空间的划定混同起来。”(85页)

宋代以来经济的发展导致的山区开发,当然也是山场确权的原因之一,“山,迅速成为征税的对象,同时也就使得山的私占私有获得了某种来自官方的确认,在赋税册籍系统中留下了凭证。这可以说是山场确权史上的关键事件,不管是对寺观山场还是对民人山产,都是如此”。(97页)

涉及经济利益,国家自然要来收税了。所以在“争山争界”一章中,作者通过“词讼”即各种关于山场的官司中,描述了“山场界址表述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变化过程,也是山场知识制造、更新的过程”。“一方面,小土名、四至边界的表述,随着山场的开发、买卖、析分、升科等活动不断增加,人们对山林的认识越来越细化。但这些命名一般只在当地,即一定的范围和人群中流传,通过口传和契约的书写,成为当地社会中代代传承的知识,保证了基本的确权需求,尤其在没有山场赋税登记的时代和地区,人们几乎完全倚赖于这套有限通行的知识确权。另一方面,通过契税、诉讼和赋役制度,国家、地方官员也参与了山场界址的制造。特别是在南宋经界以后,部分鱼鳞册等地籍赋税档案中的山场界址信息与民间契约中的信息,是可以相互参证的。”(221-222页)

在山场边界逐渐清晰的过程中,一边是民众自发形成的涉及契约、赋税的地方性知识,一边是国家权力的介入。两方自然存在民俗与法律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作者同时指出,在整个漫长的传统时期,国家对东南各地的山场基本上采取一种“不与民争利”的放任态度。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晚清,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山场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国家并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民众的申报、收取微薄的山税,而是希望直接规模化经营或推动民间大力开发,这在多山地区开始成为一种趋势”。(235-236页)

作者还特别详细介绍了1930年浙江龙泉县发生的一起由县长亲自出马暴力征收山场赋税引发的官司,虽然这个官司涉及产权的认知有传统及现代的冲突,并非黑白分明,但是,“国家在产权创制、变化过程中扮演角色……是一个后发的、入侵的过程”。(305页)

作者最后总结说:

尽管山税数量少,国家对山场资源的管理相对于田土来说也较为消极,但国家的统治和赋役制度仍然强烈型塑了东南山场产权的内涵和确权的方式。首先,东南山场确权的历史与政权力量的扩张密切关联,不论是籍坟占山、寺观占山,还是民众山场确权的各种策略、表达,背后往往都有山林川泽王有、公有的观念。其次,政权对于山场的管控,并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可以获得财赋的资源,甚至并不是首先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而是更为关注它们在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统治上扮演的角色。因此,将山区居民的人身和山场产业相结合的户籍制度,对山场确权有重要的影响。最后,宋代以后东南的部分山场直接成为课税的对象,被编制入砧基簿、鱼鳞册,这些既不完整也欠准确的地籍成为法定的确权凭证;没有进入赋税系统的山场也常常依赖于相邻的、已登记的田地和坟地确权。(324页)

对我来说,因为囫囵吞枣,书中不少涉及经济史的内容看得有点吃力,最后理解下来大概就是十六个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大极了,人小极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