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考古发现珠三角面积最大的商时期文化遗存 当前独家
【资料图】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5日通报,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院对广州市黄埔区竹园岭遗址展开了持续三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实际发掘面积共计13500平方米。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
竹园岭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的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东侧,由3个小缓丘连片组成,约呈“品”字形,最高海拔为53.8米。
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共发现商时期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类灰坑近1500个,其中部分形制规整、深度超过1米的灰坑,应属储藏性质的窖穴或祭祀用途的祭祀坑;大小深浅不一的柱洞1800余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干栏式建筑有关;还有长度不等、深浅不一的灰沟25条,推测与先民们生产生活中的自然或人工给排水有关。
竹园岭遗址商时期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是各类石器,有戈、璋、戚、钺等,以残器、半成品、废料或余料为主。其中,有1件保存完好的石碾槽,磨制精细,为广东先秦考古发现所罕见;玉器很少,完整器仅见玉璧和玉玦;地表耕土层出土1件有銎青铜斧,是竹园岭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先秦铜器,但不确定时代能否早至商时期。
此外,陶片出土数量并不很多,主要出自灰坑和文化层当中,以泥质灰陶和灰白陶、夹砂灰黑陶和橙黄陶为主。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称,从出土的石戈、石璋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器形特征来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年代应与广州萝岗隔田山遗址第一期遗存、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增城浮扶岭遗址第二期遗存、东莞村头遗址第二期遗存等基本同时期,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期前后。部分磨制精细、形制规整的石戈、璋、戚、钺、有领环和玉璧等应属于礼仪用器,追本溯源明显可以看到中原夏商礼玉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中原夏商礼制南渐珠江三角洲、推进早期岭南中国化的历程。
专家判断指出,竹园岭商时期遗存很大可能主要是以制作加工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场所,规模大、延续时间较长,表明周边还应存在同时期的大型聚落或墓地。
竹园岭遗址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充分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早期阶段,广州九佛-镇龙-萝岗一带是北江下游流域和东江下游流域之间是一条重要的文化走廊,在珠江三角洲早期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
- 边城战“疫”:夜晚七点的暂停键
- 风雪高原战“疫”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
-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
-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
- 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寒潮持续发威!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
-
雪后寒!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上下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8日)北京晴天回归,但在风寒效应下,“冷”仍然是天气的主题。气温方面,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在5℃左右,最低气温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1月7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黑河市爱辉区6例),均为集中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