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爆卖500亿元!中国这一产品被国外“疯抢”
近日,中国罐头产品在海外热销引发巨大关注。谁也没想到, 一款小小的罐头竟然一年能卖出近500亿元。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罐头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下近年来新高。还有不少罐头企业反映在2023年以来订单不断,频频遭遇“催货”。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在具体公司的业绩上, A股一家罐头类上市公司预计2022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70%到9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部分出口国家增幅超20%
在市场担忧2023年外贸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罐头产品却在海外卖爆了!
据媒体报道称,深圳一家食品贸易企业的工作人员孙柏玉称,去年公司出口量整体是500个集装箱, 今年一季度已经明显地增长,各种催单,今年应该可以达到20%左右的增长。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19年到2022年,增长超过20%——这是福建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罐头出口的成绩。跟许多罐头生产企业不同,这家公司2003年做罐头国际贸易起家,如今产品销至145个国家和地区,蘑菇、荔枝、玉米、沙丁鱼和鲭鱼罐头是其拳头产品。
“我在国外很多地方观察到, 罐头在消费者购物车里普遍占20%至30%,是非常高频的家庭日常消费品。 ”漳州市陈字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兴说,这是他贸易选品的“灵感”来源。
2000年成立,到疫情前, 今日食品公司85%的产品远销国际市场,一年出口额达7亿-8亿元 ——宁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金枪鱼加工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陈义方见证了公司随行业一路发展的历程。 “加工生产稳定,市场需求量大,近10年发展很快。” 陈义方说。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罐头出口量达312.5万吨,出口额6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2%。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下近年来新高。更为值得关注的一个数据是,各类罐头累计平均价格达2205.28美元/吨,同比上涨9.28%。
对于2022年中国罐头产品在出口上取得的佳绩,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有千表示:“中国罐头食品产业是和国际最早接轨的产业之一,出口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出口规模大增, 一是因为疫情期间, 全球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全球物流受阻,世界农业危机有所显现; 二是国内相关产品的产能充足、质量优异, 一直以来在国际市场中,中国罐头都有一定影响力; 三是价格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相当优势的;四是疫情影响逐步消散后,海运慢慢畅通,海运价格大幅下滑。”
罐头在海外市场的热销,也直接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增。上海梅林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9亿元到4.6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64亿元到2.28亿元,同比增加70%到97%。
在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上,上海梅林表示,2022年度受到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推动公司境外子公司经营业绩提升;同时,境内相关企业经营业绩同比向好。
02
预制食品中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中国是罐头制造大国、出口大国,但不是品牌强国——这一判断,代表着全行业的清晰认知。“很多厂家都是做国外罐头品牌的贴牌加工厂,关注点在生产和产品上,市场需求导向和品牌建设不足。”刘有千说。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琢磨品牌的事。 3年前,陈字贸易公司又做了一个决定:投资实体企业、研发产品,为融入国内市场大循环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一家做贸易的企业办起了自己的工厂。陈俊兴发现,国外市场整体较为稳定,中国开发的创新产品和品牌进入难度较大,但国内市场却乐于接受创新,变化多、机会多,这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先瞄准技术创新和新兴消费的趋势,面向国内市场开发和测试新品,再沿着已经积累的外贸渠道将较为成熟的创新产品介绍到国际市场,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突围的方式。”
今日食品也开始立足国内市场,更关注品牌的建立。陈义方说,现在,公司正开发符合国人口味的金枪鱼产品,对包装形态进行改良,并逐步转向产品的精深加工。比如,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到国外的鱼油都是在国内提炼的,但出口走一圈,贴上国际品牌的标识,最后又售回国内。
“现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最终还是要做自己的品牌,提升附加值。” 陈义方说,过去在海外无法直接触摸市场,但现在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提供了锻造产品和品牌的机会。这又何尝不是未来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突围的重要一步呢?
令许多罐头企业振奋的是,随着预制食品走热,罐头行业在中国市场又迎来久违的机遇——因为罐头工艺中最重要的杀菌和密封环节在预制食品的规范制作中至关重要。疫情以来,罐头食品的应急储备功能也受到更多消费者重视。越来越多罐头企业开始做起了中式菜肴罐头、营养保健类罐头,罐头的包装形态也从罐装、听装转向塑料包装、袋装、纸包装……
“预制食品做好了,市场前景宽广,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刘有千说。
采访前,陈俊兴拿到了最新数据:今年不到1个月时间,公司的一款新品已经通过新零售渠道销售超200万元,这给大家打足了气。“现在我们又搭上了预制食品的风口,真的很有信心!”
03
2023年将延续2022年良好态势
据了解,罐头食品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遵循国际标准生产的健康营养安全食品,符合现代快生活节奏对于便捷营养健康安全消费习惯的内在需求,罐头食品将在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中发挥出“生力军”的作用。
刘有千介绍,从1950年到2020年,我国罐头食品产业累计生产罐头19518万吨,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高位水平,没有发生过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罐头企业完成产量总计5332万吨,主营业务收入7348亿元,实现利润423亿元,出口总量达1453万吨,出口创汇252亿美元, 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峰值。
数据显示,国际市场上, 中国芦笋罐头和橘子罐头 分别占到全球同品类出口总量的70%和80%, 蘑菇、芦笋、橘子、竹笋和马蹄 等罐头出口品种保持世界贸易量第一,红烧肉和鲮鱼罐头为中国独有,深受东南亚市场青睐,在欧美市场也潜力巨大。
对于2023年中国罐头产业的出口情况,刘有千表示企业充满信心:“企业普遍反映, 2023年出口形势还是不错的,预计2023年会延续2022年的良好态势。 当前国际贸易复杂多变,中国罐头食品行业也要承载更多的与其他国家多边联系、多边合作的责任。”
来源 读创/深圳商报综合自证券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编辑 石展溥
责编 李琰
监制 陈姝
校审 喻方华
关键词:
- 边城战“疫”:夜晚七点的暂停键
- 风雪高原战“疫”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
-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
-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
- 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寒潮持续发威!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
-
雪后寒!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上下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8日)北京晴天回归,但在风寒效应下,“冷”仍然是天气的主题。气温方面,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在5℃左右,最低气温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1月7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黑河市爱辉区6例),均为集中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