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相关资料图)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韩鑫)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光纤总里程近6000万公里,数据中心总机架近600万标准机架,全国5G基站超过230万个,均位居世界前列。
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球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增长,全国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2.5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8万亿元。
数字赋能实体经济成效显著。2022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智能农业加快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72%,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
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动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夯实大数据产业发展根基。同时,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乘数效应和倍增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2日 01 版)
上一篇:「淄博天气」2月22日,冷,多云转阴,南风2级|世界速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边城战“疫”:夜晚七点的暂停键
- 风雪高原战“疫”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
-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
-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
- 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寒潮持续发威!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
-
雪后寒!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上下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8日)北京晴天回归,但在风寒效应下,“冷”仍然是天气的主题。气温方面,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在5℃左右,最低气温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1月7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黑河市爱辉区6例),均为集中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