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比亚迪出海,德国媒体疯狂打call!中国汽车的时代来了_环球要闻
“厉害了,(比亚迪)能进入汽车强国日本,国产汽车崛起之路啊。”
这是去年7月份,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日本汽车市场时,一位网友的评论,而事实上,不仅是日本,比亚迪还在去年9月份正式进入欧洲市场,正式向欧洲推出汉、唐及ATTO3(元PLUS(图片|配置|询价))三款车型,在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上市交付。
对汽车行业不了解的人,可能不太理解比亚迪在日本、德国上市的历史意义,但是圈内人都明白,作为一个中国车企,能够在全球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上市销售,对自身、中国车企甚至全球纯电动时代的来临,都有着里程碑式意义。
(资料图片)
“未来引领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12年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一句话,今天再看意义非凡。
那么,欧洲地区的消费者是如何看待比亚迪和它的新能源产品的呢?近期,有国外媒体对比亚迪Atto3(即比亚迪元PLUS)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高度评价。
比亚迪Atto3在德国市场的售价为3.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搭载60.48 kWh的刀片电池,WLTP续航里程为420公里,百米加速7.3S。主流电视台DW、德国知名汽车媒体Auto Motor und Sport对这款车进行了测评,在测评之中,车评人介绍了这款车的外观内饰和动态驾驶感受,并且对这款车的人机交互、整车设计、静谧性等方面表示肯定,比如说“驾驶感受轻快流畅”,“车速达到130-140km/h车内风噪依旧不明显”,他对于可翻转的大屏很感兴趣,认为这种大屏幕更符合驾驶者的使用习惯。
除了对于车辆本身的测评之外,节目还展示了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针刺实验和碾压实验,在针刺实验之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无起火爆炸等现象,用50吨的满载卡车碾压比亚迪刀片电池,也没有出现冒烟起火等问题,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得到了德国主流电视台DW的肯定,评价其“BYD Atto 3是超级安全的中国电动车”,引发了德国媒体以及网民的关注与讨论。
除了DW电视台以外,还有不少国外媒体,对于比亚迪给出了肯定的报道,Watson报道称:“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最畅销的中国品牌”;EFAHRER表示:“比亚迪不仅表现非常优秀,而且在出售价格上具有巨大优势”。自从进入欧洲市场之后,比亚迪被很多欧洲部分受众认为是具有更高价值、更安全、更舒适的选择。
而之所以比亚迪能够在海外市场收获这么多的赞誉,刀片电池是其中的关键,刀片电池是不断开发的长度大于0.6 m的大电芯,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里面,故称为刀片电池。这样创新的排列方式,提高了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能量密度,比亚迪“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到180Wh/kg,基本和市面上主流的三元锂电池持平了,同时,刀片电池保留了磷酸铁锂电池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长寿命的优势,曾经安全通过针刺实验,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表现出了出色的热稳定性。
比亚迪能够进军欧洲和日本市场,并且收获了当地权威媒体的好评,并非偶然,而是比亚迪厚积薄发的结果,在燃油车时代,国产和国外汽车工业存在鸿沟般的差距,我们无奈以市场换技术,苦苦追赶,但是最终还是无法打破国外汽车产业的技术壁垒。但是在电气化浪潮袭来后,国产车企把握住了机会。
从开始造车到电动大巴出口,比亚迪用了近十年;从商用车出口到乘用车出海,比亚迪又用了十年。比亚迪用了2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中国车企史诗般的征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像比亚迪一样的国产车企,进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世界的中国汽车时代真要来临了。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科技创新,手握世界领先的核心三电的技术,国产汽车品牌,必将在更为宽广更为绚烂的舞台,承载国产汽车工业崛起的大国之梦。
上一篇:新东方告别“新东方”,东方甄选已成为绝对C位 环球观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边城战“疫”:夜晚七点的暂停键
- 风雪高原战“疫”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
-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
-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
- 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寒潮持续发威!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
-
雪后寒!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上下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8日)北京晴天回归,但在风寒效应下,“冷”仍然是天气的主题。气温方面,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在5℃左右,最低气温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1月7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黑河市爱辉区6例),均为集中
X 关闭
X 关闭